目录实验一芦丁的提取精制与鉴定实验二精制芦丁的含量测定实验三发酵法生产丝氨酸实验四青霉素抑菌圈的观察及青霉素效价的测定实验五崩解时限检查时间安排:16周星期四上午:丝氨酸产生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培养基配制、灭菌等16周星期五下午:丝氨酸产生菌第一代接种17周星期一下午:丝氨酸产生菌第二代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一代接种17周星期三上午:丝氨酸产生菌离心,崩解时限检查17周星期三下午:建立丝氨酸产生菌静息培养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代接种17周星期四整天:芦丁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离心及青霉素抑菌圈观察青霉素效价测定(混合倒板、管碟法)17周星期五上午:绘制芦丁标准曲线,及自己提取芦丁含量测定17周星期五下午:丝氨酸显色反应实验一芦丁的提取精制与鉴定芦丁(Rutin)亦称芸香苷(Rutinoside),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其中以槐米、荞麦叶、蒲公英和烟叶中含量较多,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槐花米系豆科植物Sophorajaponica的未开放花蕾,具有调节毛细血管渗透性之作用,临床用作毛细血管止血药,如复方芦丁,也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除此之外,还可作为制药原料,用于制造槲皮素(Quercetin)、羧乙基槲皮素、羧乙基芦丁、二羧丙基芦丁、β-乙基吗啡芦丁、6-而乙基氨基芦丁等。槐花米中芦丁的含量高达12%~16%,另含少量皂苷。芦丁水解后得到槲皮素,皂苷水解后可得到白桦酯醇(Betulin)及槐花二醇(Sophoradiol)。芦丁为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含三个结晶水,熔点177~178℃。;芦丁溶于热水(1:200),难容于冷水(1:80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冷乙醇(1:30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三氯甲烷、乙醚及石油醚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又析出。其结构如下图:一、实验目的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2、通过芦丁的结构检识,了解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溶解度:冷水1:10000;热水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芦丁为黄酮苷,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溶于稀碱液中,在酸液中沉淀析出,可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利用芦丁易溶于热水、热乙醇,较难溶于冷水、冷乙醇的性质选择重结晶方法进行精制。三、实验器材研钵,500mL烧杯,广泛试纸,四层纱布,滤纸,漏斗,10mL试管,5mL移液管,波棒,洗耳球,温控烘箱石灰乳,浓盐酸,镁粉,10%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乙醇,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2%柠檬酸甲醇溶液四、实验流程槐米粗粉(10g)置250ml烧杯中,加入一定饱和石灰水,加热,并维持pH8~9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药渣用一定量饱和石灰水煮沸10分钟,维持pH8~9趁热滤过滤液药渣(×)合并在60℃~70℃下用浓HCl调pH至4~5静置,抽滤沉淀低温(60℃)干燥,称重。按1:200的比例加水,加热使溶解,趁热滤过滤液静置,抽滤,减压干燥,计算收率芦丁精制品五、实验内容1、芦丁的提取精制称取槐花米10g,置于干燥的研钵中用研钵挤压成粗粉。称取0.5-1g的石灰粉。置于干净的小研钵中,加入5mL水后研成乳液备用。将槐花米粗粉置于250mL烧杯,加蒸馏水100-150mL,煮沸,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至pH8-9,在此条件下微沸20-30min,过滤。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滤液至pH4-5,搅匀,静置1-2h,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2-3次至中性,抽干,60℃干燥得芦丁粗品。称定芦丁粗品重量,按1:200的比例悬浮与蒸馏水中,煮沸10-15min,趁热过滤,冷却滤液,充分静置结晶。抽滤,60-70℃干燥得精制芦丁。称重,计算得率。2、芦丁的鉴定取芦丁适量,加乙醇使溶解,分成三份供下述试验用:(1)盐酸镁粉试验:取样品液适量,加2滴浓HCl、再酌加少许镁粉,即产生剧烈的反应,并逐渐出现红色至深红色。(2)锆-枸试验:取样品液适量,然后加2%ZrOCl2的甲醇溶液,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再加入2%枸椽酸的甲醇溶液,并详细记录颜色变化。(3)α-萘酚-浓硫酸反应:取样品液适量,加等体积的l0%α-萘酚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