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而了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是有效开展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提。文章首先利用问卷分析结果勾勒了“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的状况,随后尝试建构了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并根据此体系分析了“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最后进行了反思。[关键词]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作者简介]张永强(1985-),男,山东莱芜人,江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丁雯雯(1986-),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镇江212020)[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4-0074-02“90后”不仅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绝对主体,而且是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受众。于是,做好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做好“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理想信念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了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是有效开展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前提。笔者以江苏省内高校本科生为研究总体,考虑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运行现状,以大一和大二的本科生为调查主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后”本科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有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把握与理解,并对此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四个层面,包括大学生活、职业规划、价值追求、社会政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9份,其中有效问卷935份。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7.4%,女生占42.6%;汉族占97.5%,少数民族占2.5%;党员占2%,共青团员占98%。本文首先从静态的角度,粗略勾勒了“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的状况,其次详细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说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了大学生活、职业规划、价值追求、社会政治这四个层面的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随后结合前两部分的内容,分析了“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的长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当前“90后”本科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90后”本科生理想信念状况素描(一)大学生活层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90后”本科生的大学生活目标明确、动力强劲,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其中,有明确奋斗目标的占67.8%;有85.4%的学生大学生活心情舒畅,并刻苦学习为将来工作打基础。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居前两位,分别占到65.3%、13.7%,这说明了“90后”本科生学习的侧重点所在。而学习紧张、与教师沟通不够、社会变革快是当前大学生活所面临的主要苦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以学习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对自己前途的考量是以社会的需求为标准,同时,与任课教师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也是他们非常需要的。而在实现生活理想的信念调查中,“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比重居前,分别占29.8%、29.6%,选择“报效社会”的仅占8.5%,从此可以看出:“90后”本科生是以实现个人价值为重,对社会价值的考虑有所欠缺。(二)职业规划层面在反映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分析中,我们看到,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方面,去外企或金融机构的最多,占到37.5%,但是,选择政府机关、大学(研究所)的总和占到39.8%。这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表现出了两个特征:多样化和集中性。多样化指的是供大家选择的就业方向多;集中性指的是在多样性的形势下,大家趋向于选择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从而使这一个或者是这几个的选择比重远远高于其他选择。在就业前途的调查中,85.4%的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努力奋斗争取明天的幸福,这反映出了“90后”本科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对他们大学生活层面的分析相对应。在就业现象的分析中,“90后”本科生对大学生底薪求职已基本达成共识,表示如今就业压力大,应该放下大学生架子进行求职;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是他们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