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情感的融入内容提要:作为数学教师,如果能重视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一.充分挖掘学科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二.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三.注意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四.端正教学思想,信任、赏识学生;五.充分调动、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关键字:数学情感融入数学教学与情感的融入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数学讲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冰冷的符号、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复杂的算式等,往往会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其实,作为数学教师,如果能重视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情感真正地发挥它的巨大功效呢?现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的一点认识。一.充分挖掘学科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其实,数学教师如果能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学科本身蕴涵的情感因素,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布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导学的作用。数学本身是具有的魅力一门学科,教师可以以此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教平行四边形特征时,教师用幽默的语气说:“有一个法宝,能使不会画画的同学马上成为小画家。这一法宝是什么呢?是放大尺,它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制作的,那么,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魁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数学学科的应用具有广泛性,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另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趣味题、数学小知识、数学家的轶闻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二.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概念、公式、定理、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1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与学生的情感协调,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直觉和印象去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以致部分学生的情感处于饥饿状态。久而久之,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反过来学生的情感又对学习产生反作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三.注意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持有饱满的热情,这也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奠定基础。四.端正教学思想,信任、赏识学生教师的职责,最重要的是端正教学思想,教书育人、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既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又发展了个性、完善了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优良潜能”,每一个同学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和能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同时教师还应借鉴人本主义所倡导的“真诚”、“接受”、“移情地理解”三种态度,给学生更多的亲近感、信赖感,体察和理解他们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