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从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加强科学管理、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途径。还从创新问题情景、尊重学生人格等几个方面叙述了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实践证明,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师生间才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课堂才会充满生气。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教学活动。教学是一个互助互通的过程,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其进行有效的学习。一、背景说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的实质是国民素质竞争,是科技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责任更重大,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仍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己不适应现今学生的特点,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时代要求相差甚远。“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必须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主体性、差异性。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的活动过程,需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师生互动的音乐教学模式能弥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足。二、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没有互动,音乐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本身具有的互动特征,有意识地创造互动条件,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互动能力。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强烈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朋友式”的关系时,音乐课会变得温馨愉快;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导演式”时,音乐课会变得更精彩;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师生互换式”时,音乐课会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把学生自身的资源、智慧汇集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懂得合作及尊重别人。当实施小组合作式学习时,不但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集体,不断发现他人的优点,经常重新审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在相互学习中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三、主要内容“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观念或教学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其也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发生在师生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从形式上看,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师师互动;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将教师角色定位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