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北京的春节【练点1】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意图】学习围绕一个中心说具体的表达方法。【精彩呈现1】放学时人真多啊!随着放学的铃声响起,大门涌出了一波又一波的人群。这时,家长迎了上来,从上面往下看,就像是两股潮水碰到一起,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见到人多,小商贩边更加卖力地叫卖起来。许多同学禁不住诱惑,跑到小商贩面前买东西,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把出口堵死了。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局势---买东西的同学像块大手帕,堵住了“水龙头”,而“水龙头”里面的“水”却拼命往外挤,半天才挤出一滴来。这样的情况一般要持续个十几分钟才稍微好转。每次我费劲全力挤出来时,心中都会暗暗叹道:“唉!人真多呀!”(小作者:周洪德指导老师:田玉花)【点评1】小作者抓住放学时的一幕,巧妙运用比喻将放学时人多的场景形象具体地描写出来了,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结尾与开头呼应无痕。【练点2】介绍我们钟祥的春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意图】学习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抓住重点介绍我们钟祥的春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精彩呈现2】读完《北京的春节》,我想到了我们老家的春节,一到过年,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大人忙着办年货,小孩子忙着穿新衣,准备鞭炮。虽然我们这里不熬腊八粥,但其他的像除尘、祭灶、贴对联等一样不少,除夕非要等一家人聚齐才能吃上团年饭。我们的团年饭尤其值得一提:你看,红红火火的对联贴上去了,噼噼啪啪的鞭炮想起来了,热气腾腾的团年饭终于端上桌了,这里的团年饭不是七碗八盘,而是一个圆圆的蒸笼,里面蒸着鱼、肉、等各色大家喜爱的菜肴,一家人围着桌子坐成一个圆圈,等当家人一声号令,大人、小孩全举起杯子,互相祝贺,幸福的滋味就在此刻氤氲开来,一个一个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再也没有限制,再也不用分长幼,直到一个个脸上红通通的……第一次吃这样的团年饭觉得很简单——一个蒸笼而已,随着年岁的增长,才觉出了其中的意味——圆圆的蒸笼,不就象征团团圆圆吗?(小作者:邓玉红指导老师:田玉花))【点评2】小作者抓住钟祥特有的团年饭——吃蒸笼,写出了家乡过年时的幸福滋味,极具年味,给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