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港中学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预学案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预习导学教学过程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高枕而卧()豁()敛()脑髓()陌生()鉴()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上()传授()书塾()渊博()蝉蜕()拗过去()盔甲()倜傥()2、收集资料,简介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家、家、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3、探讨下列问题(1)、你认为理解文章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和句子?一、导入课文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简介作者和作品3、扫除文字障碍,检测预习情况二、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三、分组展示:1、理解文章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和句子?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4、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6、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用心爱心专心1(2)、调动你的生活积累和想象:“乐园”、“无限趣味”让你想象到了什么?(3)、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吗?为什么?(4)、文章插入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喜欢他吗?为什么?(6)、文章很多处运用反语,体现出了作者的幽默之处,试赏析。(7)、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段落,并说出理由。温馨提示:用我认为最精彩,因为4、你的质疑。7、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三、学生质疑后讨论解决。四、重点段落赏析第二段①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②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③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④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美女蛇的故事与捕鸟①美女蛇的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②第7、8段写了什么?③找出第7段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第11、12段①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②“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③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④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五、探讨文章主旨七、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练习;2、预习下一课。教学反思模拟试题用心爱心专心2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