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 VIP免费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 _第1页
1/4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 _第2页
2/4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 _第3页
3/4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摘要:不同的德育课程形态,必然导致教材编写上的差异,但重视核心价值、突出活动指引、呈现学法指引等,是各国各地区小学德育教材编写的基本特性。现阶段,加强我国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必须着眼于:提炼核心价值,重视价值引导;理顺纵横关系,形成内在结构;加强活动指引,变“教”材为“学”材;大量采用真实照片,增强教材的审美性和感染力。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核心价值;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2-0018-06品德与社会(生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领域,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十分重视。不过,由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传统诸方面的不同,各国各地区在小学德育的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上便有了显著差异。为了深入推进我国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加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建设,本文选择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相关教材,从多个维度进行理性审视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某些有益启示。一、根基清理: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要形态不同的德育课程形态必然导致教材编写上的差异。对多种德育教材进行深入比较,首先要从剖析德育课程形态入手。纵观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其小学德育课程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第一类:道德、社会和生活独立设课。即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将道德、社会和生活分别设置为三种相对独立的课程。这种形态以日本和韩国为典型代表。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展示了21世纪日本学校的课程规划。小学开设生活、社会和道德三门课程。1-2年级的生活课,主要包括学校和生活、家庭和生活、地区和生活、公共用品和公共设施、季节变换和生活、利用自然和物品进行游戏、动植物的饲养和栽培、自己的成长等8项内容。[1]3-6年级开设社会课,基本目标是:培养作为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民主和平的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所必需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公民资质之基础。[2]道德则是贯穿整个小学教育的非学科课程,具有活动课程和整合课程的性质,通常称“道德时间”。一方面,道德时间是对其他教育活动中道德培育的补充、深化与整合;另一方面,道德时间没有被列为学科课程,也意味着道德教育尽管没有专门化,却同样可规避道德教育在各科课程中“缺场”的风险。韩国小学1-2年级的课程基本是整合课程,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正确生活”课程之中。正确生活旨在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生活的基本价值,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着初步了解。3-6年级专门设置“道德”课程,要求学生发展和深化在正确生活课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生活习惯,正确理解道德价值与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把重点放在道德实践的性向与行动习惯的养成上。各年级的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邻居、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等四部分组成。[3]第二类:道德、社会和生活整合设课。道德与社会(或生活)整合设课,是指将道德与社会(或生活)加以整合,设置为整合课程。我国当前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这种形态。20世纪70-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设置的“生活与伦理”和“道德与健康”课程,也属于这种课程形态。台湾小学曾设置的生活与伦理课程,其内容包括基本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两部分。根据1993年颁布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小学取消原来的“健康教育”和“生活与伦理”课程,在1-6年级设“道德与健康”课程。道德方面的内容以仁爱、正义、礼节、勤俭、信实、孝敬、守法和爱国八个德目为依归;健康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有课程中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营养的食品、安全的生活、疾病的预防、健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会之外,增加了尊重生命、爱护环境及消费上的明智抉择等内容。第三类:大德育课程。大德育课程,是指以道德课程统摄生活和社会课程,生活和社会课程都蕴含于道德课程之中。这种形态以香港和新加坡为典型代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小学的思想品德也大致具有这种特性。21世纪初,香港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道德教育受到高度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同课程形态下德育教材的编写特性及其启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