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夜洛城闻笛VIP免费

春夜洛城闻笛_第1页
1/3
春夜洛城闻笛_第2页
2/3
春夜洛城闻笛_第3页
3/3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玉笛:精美的笛子。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散入:随着。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故园:故乡,家乡。[译文]夜深人静的时侯,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长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简析]此诗①②句描写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但不是为写音乐的美妙,更不为赞美吹笛者的演技的高超,它是为下文诗人静听笛声,听到“折柳”勾起许多游子的思乡之情伏笔铺垫。第二句,采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笛声的悠扬、美妙动听。③④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抒听到“折柳”曲后的思乡之情。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1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练习资料1.默写:(1),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2分)(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2分)(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感情的思想感情。(3分)3.解释下列词语:(3分)散入:。满:。闻:。4.“折柳”和“故园”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5.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7.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4分)8.“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29.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