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描写了108个英雄好汉,那么同学们知道绰号叫“豹子头”的是谁吗?不错他就是林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英雄好汉——豹子头林冲学习内容•一、了解相关内容•二、了解课文情节•三、了解人物性格•四、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五、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六、了解《水浒传》的主题《水浒传》,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水浒传》的主要编著者,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元文宗顺元年(1330)进士,曾在钱塘当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未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与课文相关情节•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林冲沧州遇旧知密谋害林冲草场交接买刀寻敌刺杀仇敌夜宿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沧州遇旧知酒店密谋买刀寻仇人看守草料场夜宿山神庙火烧草料场亲手杀仇人雪夜上梁山课文的情节结构1、课文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插叙的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侧面显示出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两人的对话里,又可看出他忍受屈辱、不愿反抗的软弱性格。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才使自己吃了官司,被刺配沧州,他却并不太气愤,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自己“恶了高太尉”。这既表现了林冲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人物形象是在一系列事件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刻画的林冲的性格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下面让我们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人物性格2、当林冲得知有人在李小二店中密谋陷害自己,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止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3、当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时,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做了长久打算。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他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了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还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此时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已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占了上风。当他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保佑”。性命危在旦夕,林冲却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有着随遇而安的思想。4、当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时,他才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也只有到了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这残酷和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