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校长心得:建设有“人味儿”的学校1研训活动过去时间不短了,学员群里依旧热闹非凡。孙源源校长“征名啦……”一篇《流浪至此我决定不再离开,今天我只想要个名正言顺的昵称》,给小狗小猫征名,再次引发热议:张燕:毛豆和八弟很好啊!茅卫东:叫“大护法”。杨倩:小猫我们在那里的时候喊它“饺子”,叫“毛豆”也挺好听。王胜:还有一群小鸭子,每只鸭子都要一个名字!一碗水端平。肖红亚:建议小狗姓茅,小猫姓孙,那群小鸭就姓了王好了,名叫什么不要紧的吧,姓氏才决定它们归到哪个门下。可以弄个微信投票什么的,就好定了,听从民意,要实行“民”“主”。吕群芳:源源,圆圆,缘缘,原原。齐了。热闹不?最关键的是林夕媛老师的一句话总结:猫猫狗狗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两只羊,还有大宅。这是个不正经的学校,鉴定完毕。是啊,这是个“不正经”的学校,但绝对是有“人味儿”的一所学校!2今年五六月份,我到几所幼儿园去交流幼小衔接的问题,提到怎么择校的话题,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校园的绿化要美,树木要多。理由是什么呢?这样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自然与和谐,是情商形成的关键因素。回头去看看我们呆了五天的朝阳义塾。我相信,过若干年后,在这里学到了什么知识、分享了什么观点可能早已经忘记了,但那独特的校园却能让人铭记终生。无须赘述,随便摘录几段学员的日志即可:义塾里居然有菜地,黄瓜在爬架,玉米又长高了,看样子想长上天去。秋葵、豆荚、茄子、西红柿,她们长得那么好看,这素面朝天的美,却令人猝不及防,这样盛大的夏光,这样浓烈的情怀,谁能端得住,端得稳?(吕群芳《原来,童年的底色从未褪去》)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腿碰到了旁边的西红柿叶子,立刻就闻到了久违的西红柿叶子的清香。禁不住弯下腰看看。在大小不一的青西红柿中,发现有半红的西红柿,滚圆,实在。记得还是二三十年前住在农村时,自家种西红柿时闻到过这样的清香,独属于西红柿的味道。现在从菜市场里买来的西红柿通体一样的红,哪里是自然长出的西红柿呢?偷摘了两只红色过半的西红柿,一路走着闻着。儿时的味道,乡间的味道。(柳咏梅《教育如种菜——20xx暑期佰特研修随记)安顿好,校园走走,校门口的小木屋,餐厅红色的外墙,倒是有点儿味道;往校园更深处,草色青青,园里时令蔬菜果实累累;几只羊儿、狗儿、猫儿自在悠闲,并不因为来了我们这些陌生人而慌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厉远宁《“懂得花”,是一种人生境界》)餐厅的收集栏里写着:想吃什么写下来,万一实现了呢?万一的随性,请写的克制,抬眼看校园,四处都有。(林夕媛《那两天,我的灵魂可以自由呼吸》)这样的校园设计没有丝毫的“高大上”,但却别具匠心,与众不同。什么是学校?学校绝对不是一个用来把学生圈进围墙、装进教室,并对他们灌输知识的场所。真正的学校,是一个能让学生有效学习、自由成长、快乐交往的“生命场”。而这个“生命场”的形成,发端于建造学校的那一张张蓝图。显然,孙源源校长事深谙此道。一个小而别致的校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朝阳义塾的学生,生活在田园和天地之间,感受真实的自然,自由而畅快地呼吸。生态化校园的设计,采取非说教的方式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尊重,传递着对环境的责任和对自我才能的欣赏与自信。在这里,每个人品尝着生活的滋味,身心是和谐的、安全的、自由的,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深深体会到作为“人”本身应该拥有的舒展状态。3当然,学校的“人味儿”依赖的不是几只猫狗、几畦蔬菜,而更多体现在管理者和老师身上。还是先从孙源源校长的朝阳义塾说起。孙校长的办公室很有意思,他没有独立、封闭的空间,就和大家一起办公。他说,这样是敞亮的,不容易相互猜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并不简单。我们说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公开,说民主,这样的一个办公方式其实就在传递和践行这样的理念。孙校长说,把事情交给老师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