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襄樊市二十五中学小学部唐莉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使受教育者可以改变信息包装,主动获取动态信息。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色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一、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法是一种(或情景)的创造,创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即所谓教学模式。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这样才有助于强化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钱学森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于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教学“循环小数”,一上课,老师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呢?先请同学们在屏幕上看一个循环现象。”教师简单操作键盘,与计算机相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屏幕上,出现了下图信息: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画面吸引,这时,教师轻轻触摸计算机显示屏幕中间的日历,便传出悦耳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呈现出动画演示:中间的日历翻动起来,随着日历一页一页地翻动,周围的星期几也同时对应闪烁,也就出现了日历不断地翻页变化一个星期七天,即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到每个星期七天循环出现的现象,体验着循环的含义。停止翻页,音乐声略低后,教师提问:一个星期七天的出现有规律吗?学生兴味盎然,都说:“有一个星期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总是重复出现。”教师又问: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出现了?(不会)那么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一个什么词?(不断地)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无限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循环小数概念中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在此基础上,教师初步揭示循环小数的含义,继而在软件辅助下,展开新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这一软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分散难点。软件的演示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系统,激发了学生探究循环小数含义的兴趣和情感,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又如,教学“相遇应用题”,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屏幕上首先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出示一道应用题:“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教师轻点显示屏上的提示键,题目消失,在音乐声中,地图上北京和沈阳两点间的铁路线,由细变组,由曲慢慢拉直。而后,地面逐步隐去,与北京和沈阳两点间的直线相平行,出现两条铁轨,各有一列火车在两地相对准备开出,教师触摸火车图,屏幕上便出现两列火车在模拟得非常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至相遇。线段图上也同时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化的火车开出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的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原题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动态地呈现于屏幕中,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在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可见,直观形象的情景演示,有利于学生建立深刻的表象,从而使学生获取相遇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