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问题的提出世界进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现代化程度在提高。同时,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转变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分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分的呵护、过分的保护。他们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但事与愿违,如此的培养致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三无:无能、无责任感、无情。追寻根源,是家长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可能做什么都不成功,久之变无能;因为无能不愿主动去做,久之可能变无责任感;因为无责任感,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久之可能变无情。二、关于自信心㈠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象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在许多伟人及成功人士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这种自信心的催化作用,使他们不断努力,百折不挠,并在失败中看到希望,最终获得成功。在如今国际大交流的时代,美国作为本世纪涌现出来的最具实力的经济大国,在民族素质上也自成一派。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忽略的主导作用。这种自信心已渗透到美国的各方面,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培养。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在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越下,甚至从铁杆扶手上滑下,不禁令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在这群孩子里面,你几乎看不到中国血统的孩子,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是向来善于玩技巧性的游戏的,但玩滑板还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样是在美国长大,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是因为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和训导。于是乎,孩子本来具有的对这种游戏的畏惧心理更加加强,有了更好的理由后退。虽然孩子暂时保证了身体不受损伤,但性格上的损伤却将是终生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上的软弱和胆怯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但鼓励孩子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不成功誓不罢休的信心,却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来讲,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对国家来讲,意味着整个民族的发展。㈡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妈妈带孩子在公园里玩。孩子在飞快地奔跑,妈妈着急地喊:“宝贝慢一点,小心摔跤!”孩子慢了下来,妈妈牵着他的手继续走。孩子爬到秋千上荡来荡去,妈妈着急地喊:“宝贝,慢一点,我来帮你。”妈妈小心地摇着秋千。整天,孩子没有跑过,没有爬过,没有跳过,他一点也不开心。妈妈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以至使他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孩子没有被磕碰到,妈妈很放心,似乎觉得自己尽到了责任。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可以说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们需要学会怎样去忍受在生活中碰到的伤疼,一个磕伤的膝盖可以痊愈,但是受到伤害的勇气却一辈子不会重新得到。我们应当松开我们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体验去闯荡,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㈢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