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试卷一、基础与运用(共8题;共65分)1.(8分)看拼音写汉字。cháotóuzhújiàndùnshílǒnɡzhàoyījùkuānkuòcháoshuǐɡǔndònɡ2.(6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屹立(yìqì)闷雷(mēnmèn)风号浪吼(háohào)薄雾(báobó)颤动(zhànchàn)人声鼎沸(dǐngjǐng)3.(10分)比一比,组词语。潮堤渐犹震嘲提惭优振4.(11分)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①鼎沸②风平③浩浩④水天⑤浪吼⑥地裂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潮来时,江面上,潮水声犹如海堤上,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5.(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1分)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2)(1分)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3)(1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4)(1分)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6.(5分)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2/77.(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课文按、、的顺序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8.(15分)按要求写句子。(1)(5分)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照样子,写句子)(2)(5分)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3)(5分)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二、阅读与理解(共2题;共29分)9.(16分)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领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交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文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2分)作者按照()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A.由近到远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2)(1分)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和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①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②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③我能通过“”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3)(1分)“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4)(1分)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5)(2分)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3/710.(13分)课外阅读。钱塘江秋潮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开始,远处的江面___________。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___________,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___________,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1)(1分)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