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注意: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通过学生参加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4、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育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2、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育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美丽,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3、我们假如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6、感知面积的含义。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老师小结面积的定义。(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齐读两遍定义。7、下面这四个图形中谁的面积?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版《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1、每人都有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谁能不借助学具很快比较出哪张彩纸的面积,哪张彩纸的面积最小。(学生活动)说说用的什么方法。2、指名汇报。3、那么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红色和蓝色)意见不统一,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