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与美国、日本和瑞士等国青年学生国防教育相比,我们更应“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营造社会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国防的社会成就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曾经看了一篇无法忘记文章,这篇文章是一名日资企业老板的中国司机所写,“这位司机在一次去幼儿园接老板9岁的孩子时,因堵车迟到了十多分钟,当他赶到时,看见这名9岁的孩子正在顶着小学门厅里的一副世界地图看。司机上前问,孩子你能看得懂吗?谁料想,孩子的回答犹如晴天霹雳,“炸晕”了这位中国司机,孩子说,你看中国和日本离这么近,你们中国这么大,却我们日本那么小,而且又是岛,四面是海,你说我们不打中国打哪儿啊?……”可见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是何等强烈,他们国防意识教育如何在开展,令我们深思!因此在开展国防教育中,各级政府、军事机关和高校应携手共享资源,共同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唤醒他们的忧患意识,使他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居安思危的紧迫感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二.落实监管机制,加大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一)完善高校国防教育体制,提高国防意识教育成效要依法建立切实可行、保障高校国防教育有力开展的“三级”领导体制。应按照“领导机构军地一体、组织协调以军队为主、保障工作以地方为主”的原则构建三级领导体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应成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军地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省军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其主要职责是统一协调国防教育资源,保障国防教育需求,检查监督国防教育工作落实。各县(市、区)也应参照省(市、自治区)的做法成立相应的国防教育工作联合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军分区领导任组长,由涉及开展国防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育工作的军分区、武装部及各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办公室可设在人民武装部,军地要有专人分管,使军地各部门形成保障军训工作的合力。普通高校必须成立武装部,专职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只有构建虚实结合的三级领导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国防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领导,才能充分利用地方国防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社会氛围,确保国防教育成效。(二)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力量是保证高校高质量国防意识教育的有效措施。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人员缺编、少编、职级职称待遇低等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和影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第一大难题。因承担高校军训任务的教官没有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部署,出现驻军少或没有驻军的地方高校教官难请,外市承训部队抬价为高校军训增加巨大成本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军训的积极性和社会怀疑军训目的的现状。同时,也为一些人借机组织社会闲散退役军人,利用部队废弃营房大揽军训任务,从中谋取利益,严重挑战了人们对国防教育严肃性的认识,挫伤了他们支持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培养校内国防教师队伍。三.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国防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中,网络以其渗透性强、覆盖面广、时效性高、教育效果明显等独有的特点占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地方志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和单位的信息资源优势,发挥已有的宣传平台的作用,拓展信息化宣传的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用以国防知识、民族精神、经济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体裁的节目取代充斥人们视野的广告、言情和暴力等只为赚取收视率、获取个人利益的低俗节目,发挥媒体弘扬正气、教育民众、舆论导向的真正职责,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同时由国防教育权威机构建立官方网络平台,开发具有战略战术、先进武器介绍、主权与领土交涉、外交谈判、地理、历史文化等国防教育意义的网络游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