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2009-03-2010:21:21|分类:体育学习|举报|字号订阅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相应的体育法规。2.使学生履行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提高社会责任感。二、教学内容与分析(一)教科书内容解读本节包括“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和“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从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讲起,强调这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个人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引出体育法规对于权利和义务给予的法律保障。同时指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明确,国家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先后颁布若干部体育法律、法规给予法律保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都有哪些体育法规?在归纳、总结后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每部法规中对青少年、儿童都有哪些法律保障?教师针对此情况便可以介绍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以便使学生了解法规。第二部分: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要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在紧张的学习与生活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文中提出了四个方面:首先,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文中用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例,阐述了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即使知识再多也无法施展才能的道理,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身体锻炼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还可以举出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非常注重体育锻炼,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其次,认真上好体育课。这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从课程性质切入,讲体育课的重要;从《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讲它对于学会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以及规划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重视体育课,认真上好体育课。第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这也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为了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每周都要参加多次课外体育锻炼,从而讲解课外体育活动对强身健体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强调课外体育活动对发展体育专长,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作用。第四,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这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学生可以把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区开展的小型运动竞赛和裁判服务工作中。还可以把人际交往及与人合作迁移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教育学生在活动中要主动关心别人,尊重他人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文中的探究园地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建议很好地利用这块园地。(二)知识点1.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是个人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2.体育法规: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怎样履行自己的体育权利和义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三)教与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是怎样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三、教与学策略(一)教法策略1.本节建议教师在讲授正确认识体育的权利和义务时要结合体育法规,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法规可以多介绍一些,让学生了解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2.在讲授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时,要多结合学生实际举一些例子,或者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社区等不同环境与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加强切身体会。3.采用讲授、模拟、启发、引导、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二)学法策略1.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因为教科书内容比较精练,需要教师补充、介绍大量资料。2.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因为,如何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