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者和教育家VIP免费

教育者和教育家_第1页
1/2
教育者和教育家_第2页
2/2
《教育者和教育家》———陈宇“走进心灵的教育”听后感陈宇:一名从教近20年的普通教师利用小小的班级进行着伟大的教育实践和探索。”这是关于陈老师的描述。他的人生信条是“三尺讲台无限精彩”,座右铭是“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语)”。我想他的座右铭中的儿童用到具体情境中应该是指被教育的学生,因为他从事的是高中教育。在报告中我们被他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所感动,被他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所吸引,以至于我们在离开会场之后还在回味他的演讲。走在离开的人群中,听到了很多老师对他真诚的赞扬。从这些老师的言谈中感觉到他们听完报告后思想的转变,变的更热爱他们从事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更有自豪感。所以这个报告是个非常成功的报告。我也深受感动,对我这个青年的教育者有了职业的崇高的引导,打破了一个青年人在职业选择上所有的犹豫。所以整个报告听完了整个感觉是————幸福。为我们从事的职业而幸福!但是作为一个习惯了另辟蹊径思考问题的80后,我不自觉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了一些问题,并且在陈宇的博客老板老班中给他留言“其实在你来给我们讲你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听你说如何地陪伴学生而在你整个演讲的过程中捕捉不到丝毫的家庭成员的信息比如说抱怨和不满。我在想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给了你这么充足的时间留在学生中间,不光是身体包括心,因为即使在夜晚你还一直考虑着学生的事情。你的投入太大了,你的家人还好吗?带我向他们问好,也带我向他们致敬。你把学生教育的这么好,您的孩子也是成功的例子吗?这个我也想知道。因为陶行知不光教育了学生他的孩子也在他的教育情境之中,您也是吗?”他给我回复“非常惭愧,我的孩子并不好!原因很复杂,但可能天资决定的吧。我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看到现在为升学而导致的学生的痛苦太多,反而心存不忍,不愿意再逼他做什么。可能我的做法会招致很多人的不理解或反对,也有很多人会问我,既然班主任能当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优秀,其实这里并没有因果关系,我也让所有持这种想法的人失望了。谁不想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但人并不可能事事如意的。我坦然接受命运加于我的一切。”他的回答让我感觉很失望,也为他的孩子感觉惋惜。因为在他的报告例子中的六班那么差的学生都能改造,都能培养成为大学生,他说他的孩子资质的问题没能成功,我觉得这不是他的风格。用孩子的资质和不想逼迫都是托辞,而且如果认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功的话需要逼迫这不是在说他对学生的教育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逼迫了吗?所以我就想起另外一句对老师职业面对两难问题所作选择的话“爱自己孩子的是人,爱别人孩子的是神”。很多的教师把爱自己孩子的时间也拿出来给了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可能成为神,所以教师的职业才用“神圣”来评价。但是这是对教育者的评价,而我们的教育家呢?陶行知几乎我国最有名的教育家了,可是他的教育方式给人的感觉多么的轻松。他也到处讲学可是他依然和他的儿女之间有那么多的教育趣事。另外一位教育家也是画家的丰子恺,他的教育思想很多都是来自对自己儿女教育的体会中。他的很多作品也展示了对儿女的爱和教育。而他们的子女也都有自己成功的人生。这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家的区别。我们也都是碌碌的教育者,我们有的时候不得不差东墙补西墙换的教育或者教学上的成功。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教育者不妨有更深度的思考怎样才能在家庭子女与工作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我认为首先是达到家庭的和谐。今年“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优化发展环境,通过认真学习体会和反思我认为“发展环境”包括外部客观环境还应该包括内部的心理环境。虽然不可能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们应该学习教育家的做法从创造家庭的幸福美满和谐中改善自己的内心环境,工作的时候就处在这样良好的内心环境中,使自己的幸福在工作中延伸,并走向崇高和神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者和教育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