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樊晓艳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3、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归纳能力。2、通过食物网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2加强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2、分析简单的食物网三、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四、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谈话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生态学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一个熊猫是一个个体,这个很容易理解。那什么是种群呢?它指的是同一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同在保护区里,都是熊猫,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熊猫就构成了一个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生物,它们之间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它们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无机环境,它们与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我们上节课学过了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些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如何?其营养结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大家翻到课本86页,阅读课本,找出池塘生态系统中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哪些成分是有生命的?回答: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保护区所有的熊猫是一个种群,保护区所有的生物的群落,保护区是生态系统。回答: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看书找问题的答案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答:阳光、水、空气、无机1(二)讲授新课1、生态系统的成分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呢?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须的物质。所以,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它们是生态系统必须的成分之一。哪些成分是有生命的?在这些生物中,哪些是自养型生物?大家还记不记得什么是自养型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根据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硅藻、栅藻、团藻,以及其他水草等。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有绿色植物制造出来。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假如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生产者,那么对这个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所以说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只有绿色植物才是自养型生物吗?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自养型生物外,池塘中还有鱼、虾、螃蟹等属于什么型生物?这些动物只能以什么为食?之所以称他们为异养型生物,是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像这些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次序,又可以将消费者分为若干个级别。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实虾米吃的是浮游植物)在这里,虾米吃浮游植物,虾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植食性动物,叫“初级消费者”。小鱼吃虾米,小鱼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叫“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大鱼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叫“三级消费者”。生产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食物,那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呢?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有些消费者也可以传播种子。这就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