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教材说课标一.说课标:1.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2.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数与代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使用小括号,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知道除法的含义,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建立质量观念,认识克与千克;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空间与图形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统计与概率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二说教材1.编写特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内容丰富,关注学生,注重过程,学法多样,教法开放。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单元,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与上二年级上册相同,本册实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计算教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表内除法(一)当中的解决租船问题和分筷子问题,还有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当中解决的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等等。同时,在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例如,在“克和千克”“统计”等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在教材的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可容纳一万人的体育馆的主题图,让学生对10000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其次,提供一些有关三位数、四位数有多大的具体而生动的实际例子,例如“广场上有330只鸽子”“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六、七千颗”,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这些大数的含义。第三,安排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三、四位数的相对大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第四,安排了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第五,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中出示多种算法和估算等。这样,在上述丰富具体的素材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发展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二)”中,实验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除法计算教学与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