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群落的演替(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群落演替的概念及特点1、2、3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547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6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合肥一检)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弃耕的农田只有气候、水分等适宜才能形成森林。答案A2.(多选)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多D.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生物物种数目是不同的,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丰富度越高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答案AC3.下列选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A.有规律B.可预测C.有一定方向D.永远进行,无终止解析群落演替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预测和有一定方向的。当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时候,群落演替就不再进行。答案D4.(201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的是祼岩上的初生演替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解析甲演替前后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不是初生演替。乙可表示裸岩上的演替。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等适宜的条件下,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答案D5.(·试题调研)如图显示某一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A.100年来农场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B.1875年比1850年农场中的群落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低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分层现象D.100年间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农作物逐渐占据优势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生物种类越来越少,生物的多样性会降低。1875年与1850年相比,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农场的生物群落中农作物为优势种,群落结构分层是不明显而不是没有。100年间人工选择的作用使农作物逐渐占据优势。答案A6.(多选)某研究小组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年份植物甲10.09.286.85.5乙3.02.11.10.30.1丙0.30.61.11.52.3丁3.02.00.400戊3.22.81.71.30.5A.该过程为初生演替B.入侵物种是丙C.该过程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D.该群落物种种类数量趋于稳定,群落对外来干扰的抵抗力有所提高解析由表格可知,该过程为次生演替,群落中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物种丰富度下降,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下降。答案ACD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分)如表是某地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17.4355.50116.61150.811.5014.5223.8826.00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