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总结隆阳区瓦窑明德小学2015年12月2015年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总结隆阳区瓦窑明德小学根据保山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对照《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估标准》,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校校长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进行学习,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以具备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内就形成了以说普通话为荣的风尚。现将这一年工作做以下直接:(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语言文字规范制度,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实施小组。对该项工作的实施,学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通报,督促定期改正。组长:余国乔,副组长:杨宝菊,成员:瓦窑明德小学其他所有教师。(二)规范语言文字与教学常规有机结合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基地,为了切实落实到位,我们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的汉字。每学年开展的教研活动都要将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重要的要求。“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我校一直以来对师生的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均能做到课堂内外说普通话。由于老师的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的影响,再加上学校的大力倡导,学生的普通话意识也大有增强,学生不仅在课堂能说标准普通话,在课间或者校外见到老师、同学们都主动用普通话打招呼和交流。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开展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如朗诵经典古诗、汉字听写大赛、演讲比赛、美文诵读等。这些活动由于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参与,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语言文字。(三)家校互动,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学校是传承文明的摇篮,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学校加强对师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培训。努力创设推普环境,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作用,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律常识,强化校纪校规;教师要做好“三字两话(画)”工作,即坚持写好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坚持画简笔画,坚持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结合上级要求及学校活动安排,有效地对语言文字进行强化训练。学校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创设,在各种墙报、宣传栏、黑板报、文件方案等,均能做到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规范语言书面形式,注意净化校园人文环境,给学生提供一片净土,创设一片蓝天,这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职责。所以学校不仅整洁、美观,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要营造良好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氛围,光靠学校是不行的,我校在家校互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力求让家长在家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刚开始遇到诸多问题,写规范字还好办,家长也能辨析字好还是不好,但因为本地家长没有讲普通话的习惯,所以在推广讲普通话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后来,我们利用家长身边的资源,让走读的学生每天回家至少看10分钟的新闻,第二天到校交流;住校生周末回家看,星期天晚上到校交流。而且要求学生回家把课文用标准的普通话读给家长听。久而久之,家校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有效推进“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四)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实施常态化管理说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工作一直在瓦窑明德小学具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多年来更是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创建文明单位,争创文明学校的具体工作当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以活动载体,培训与实践同步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各部门、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均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发挥语文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加强普通话口语和汉字书写的教学与训练。在课堂上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学,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注重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积极性,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提升了自身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形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场所,我校的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