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风平镇中心校姓名:姚雄学科:数学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第二学段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的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二、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中,学生在度量两块三角尺各角度数的活动中,已有知识的积累,每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加起来的和是180。再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三、教学目标: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勾起对现实世界中已有知识的回忆与联想,也为本节课教学做了铺垫。(二)、导入课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1、∠2、∠3来表示。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1、∠2、∠3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3、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揭题:三角形的内角和)1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内角及内角和,使学生明确概念,为接下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做好铺垫。(三)、探究新知1、出示三角板,猜一猜。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这两个三角板都是直角三角形,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º吗?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3、自学:自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自学要求:(1)、先想好自己要探究哪种三角形?(2)、画出你想探究的三角形。(3)、把所画三角形剪下来。(4)、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进行验证)4、合学:组内交流验证方法合作要求:(1)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探究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用什么方法探究的?(2)小组分工并做好汇报准备。5.展学:小组展示自学成果,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设计意图: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若隐若现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感觉,利用这一特点,用学生平时熟悉的学具(三角板)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从而大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这还需要更多的验证,为此我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再通过与同伴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我想这样能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动手量、计算、折、剪、拼、推理等多种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孩子定能从这一过程收获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四)、当堂练习:1、(课本第67页做一做)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2、根据下图求∠1和∠2各是多少度?23、扩展题:你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练习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让孩子巩固新知并直接运用新知求三角形的未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