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工作情况的汇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87.05.11•【分类】审议结果的报告正文关于贯彻、实施《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年5月11日在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志耿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省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我省贯彻、实施《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工作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议做一汇报,请予审议。一、全省文物概况我省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经过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的全省文物普查和历年的考古调查,我省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存2000多处,平均一万平方公里有40余处。有的地方遗存分布相当密集,如绥化市泥河沿岸发现的金代居民点,甚至超过今天村屯的密度。在2000多处文物遗存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在即将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我省又有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亚沟辽金女真人石刻图像、金代蒲与路故城遗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遗址等四处遗存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乡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这些文物考古发现,证明我省在历史上并不是“北大荒”。我省的文物遗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生代的恐龙、第四纪的玻毛犀——猛犸象等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逊克、伊春、五常、饶河、鸡西、木兰、宾县、孙吴寺地已发现古生物化石地点共100多处。嘉荫县龙骨山恐龙化石埋藏丰富,发现于二十年代,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近年发掘出土的化石,已经组装了三具较完整的恐龙骨架。富拉尔基出土的玻毛犀及肇源县出土的松花江猛犸象化石组装的骨架,都是第四纪最具代表性的古动物化石。第四纪也是人类形成的时代,因此,我省保存比较完好的第四纪地层里,都有发现古人类活动遗存的希望和可能。在塔河、漠河发现了距今一万余年的旧石器,在哈尔滨阎家岗发现了三十余种古生物化石和距今22370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及一些石器、骨器。去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五常县学田村发掘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三块古人类头骨、左下胫骨化石,还有一些石器和925件猛犸象、披毛犀等21个种属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专家鉴定,古人类化石属旧石器晚期智人化石,距今约三万年。这是我国北纬45°以北迄今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于研究东北亚和北美古人类、古文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新华社已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个消息。2、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物遗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抚远县亮子油库遗址是我国最东北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也是一处埋藏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它分别包括距今7000年、6000年、2000年、1500年及800—900年前的五个文化层。密山新开流遗址距今6080年,出土陶器、骨器等文物的地方特色非常鲜明,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肇源白金宝遗址是我省目前发现的堆积最丰富的青铜时代遗址。去年发掘了1200平方米,发现了四个文化层、56座房址、356个灰坑、400多件可修复的陶器、300多件其他文物。这些出土文物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中原古代文化的因素。3、铁器时代古山寨遗址和渤海、金代文物遗存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在完达山西段,以双鸭山市南部为中心的山地,广泛、集中地分布着一百余座国内罕见的小山城遗址,这种遗址已定名为古山寨遗址。每座古山寨构筑在小山包上,城墙呈不规则园形,周长200—800米,城内外密集地分布着半地穴式居住址30—300座。这些古山寨遗址距今约1500—2000年,对于研究渤海以前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历史非常重要。渤海和金代在我省各地留下的遗存非常多,而且保存的比较完好,其中古城址约有110余座,包括我省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渤海上京龙泉府和金上京会宁府这样的大都城遗址。牡丹江金代小长城,定名为牡丹江边墙,位于牡丹江市区东北部山地,长50余公里,是我国罕见的建于山地的长城式军事设施。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位于我省与内蒙的交界处,长150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长城遗址之一。这个阶段的文物遗存对于阐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