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VTEX系统二、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三、船舶备用电源思考题第5章NAVTEX、SART及备用电源一、NAVTEX系统1、NAVTEX系统介绍①MSI系统及其播发业务→A1~A2海区远洋NAVTEX(NavigationalTelex)系统EGC(EnhancedGroupCall)系统HFNBDP系统→辅助系统→A3海区→A3~A4海区→近洋MaritimeSafetyInformation服务海区②NAVTEX系统组成及系统的工作•系统的作用→向A1、A2海区播发海上安全信息•系统组成海上安全信息提供和协调部门NAVTEX协调机构NAVTEX发射台航警信息遇险信息气象及冰况NAVTEX接收机•工作频率和播发方式工作频率518KHz,发射类型F1B,传输速度100波特播发方式NBDPCFEC•NAVTEX系统的工作NAVTEX服务区:16个+5个(北冰洋新增)→21个播发台:每个NAVTEX区设一个播发台链,最多设24个播发台,用A~X的一个字母识别系统工作:分组、分时工作•播发台从A~X按顺时针方向排列→避免相邻服务区之间台混淆•限制播发台发射功率→避免超范围辐射岸台信号的覆盖半径﹤400海里•播发台分组分时工作→避免同服务区台间干扰每个区24个台分成4组,每6个台为一组每台每次播发时间≤10min,6台顺序播发需要1小时24个台每4小时轮流播发一次每台每隔4h发一次避免产生干扰的措施:2、NAVTEX电文的编码与格式•ZCZC→电文起始标志•NNNN→结束标志•B1B2B3B4→技术编码(用于识别报文)B1—播发台识别(字母)B2—报文类别(字母)B3,B4—对应B2报文的编号(01~99,数字)重要报文用“00”编号,不可拒收①电文的编码及检纠错技术4B/3Y恒比码编码;4B/3Y恒比码检错,二重时间分集纠错。②电文基本格式定相信号ZCZC空一格B1B2B3B4回车换行报文NNNN回车换行③电文实例B1B2B3B4=RE82大连台播发的第82号气象预报接收特点:接收存储→误码率检测→电文打印和技术编码存储误码率<4%为有效接收误码率≥4%不打印不存储3、NAVTEX接收机②接收机的功能•单信道接收机应能接收518kHz的CFEC信号•可由操作员自主选台及报文•拒收已正确接收的报文•能计算误码率、72小时内存储报文技术编码,断电6小时不丢•具有自检测功能①接收机组成信息处理接收单元打印机ASCⅡ码FSK信号SSB信号518kHz→播发国际业务(英语)490kHz→播发国内业务(本国编码/官方语言)4209.5kHz→指配给热带地区使用二、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1、SART的作用及在雷达上的显示SearchAidRadarTransponder①作用与9GHz雷达构成寻位系统,用于救助现场寻位。搜救时,在9GHz雷达的触发下,发出特定的示位信号,使搜救者能在复杂的海况下及时发现遇险幸存者,提高救助的成功率。X波段雷达/3cm雷达9GHz雷达(X波段雷达)SART现场寻位SART自身的反映→有声、光提示②SART在雷达上的显示收到雷达信号,SART闪动频率会加快同时发出声音,随距离渐近,周期缩短,直至变成连续的声响。θ12个点AN0救助船位置A:救助船与幸存者间的距离θ:为救助船与幸存者间的方位夹角1海里左右随距离的渐近12个光点→12条弧线→12个同心圆5海里左右接近救助船注意:随距离的接近降低雷达增益,以保持显示12个光点状态其它船搜救船SART位置SART响应信号陆地①SART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SART的组成和主要性能•海难发生时,人工/自动启动,SART进入待命状态;•当收到搜救船雷达信号后,SART进入触发状态,在同波段上发一串脉冲信号,在搜救船雷达屏幕上出现响应信号;•同时,发出声、光提示。12个锯齿脉冲扫描信号产生器发射机接收机环形器只收不发即收且发同一方位上12个等距离光点②SART的主要技术要求频率:9GHz(9.2~9.5GHz)功率:≥400mW电池寿命:待命≥96h触发后≥8h天线应高于海平面1~1.5m满足不同雷达工作需要③SART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持清洁,防止侵蚀,保持记录标记的清晰。电池有效期检查(按要求及时更换电池)定期进行测试(测试的时间应限制在5s内)每4年更换一次3个月测试一次船名、呼号、MMSI码、电池有效期三、船用备用电源2、备用电源的分类和特性1、GMDSS设备对备用电源的要求双重电源供电主电源→船舶交流电备用电源→船舶电池①一次性电池SART,EPIRB通常使用一次性锂电池②充放电电池→可充放电,端电压约为3.6V电源容量应确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