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脱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经过。2、理解妈妈对小马说的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经过。2、理解妈妈对小马说的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自学感悟:1、直接导入:同学们,见到大家非常高兴,昨天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的第一课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的第二课时。(板书课题,集体读题)2、小马来到河边,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横线划出老牛说的话。(自学)3、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正准备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划出松鼠说的话。(同桌互学)4、小马跑回家后,妈妈说了些什么?从妈妈的话中他明白了什么?(小组合作)5、为什么同是一条河,老牛、松鼠、小马对它深浅的认识却各不相同呢?(小组合作)二、教师点拨: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小马来到河边,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横线划出老牛说的话。(2)交流反馈:①理解“为难”的意思。②小马为什么为难了?③从小马与老牛的对话中明白老牛认为河水很浅。(3)练习读小马与老牛的对话。(要读出小马的礼貌、老牛的满不在乎。)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正准备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划出松鼠说的话。(2)理解“立刻”的意思,会用“立刻”造句。(3)小马听了老牛说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他有没有仔细想过老牛说的话呢?从哪里看出?(4)小松鼠会对小马说什么呢?体会小松鼠的心情。(5)指名读小松鼠的话,读出惊慌、着急的语气。(6)理解“连忙”的意思,会用“连忙”造句。(7)小马听了松鼠的话,连忙收住了脚步,小马仔细想过松鼠的话吗?你从那个词语看出来?(8)观察老牛和松鼠的身高对比图。①看图填空。因为老牛个子(),所以他认为河水()。因为松鼠个子(),所以他认为河水()。②会用“因为、、、、、、所以、、、、、、”造句。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马跑回家后,妈妈说了些什么?从妈妈的话中他明白了什么?(2)指名读妈妈最重要的一句话。(3)反复练习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亲切、和蔼的语气)(4)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孩子,光听别人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光”是什么意思?第一句强调了什么?(不能只听别人说)第二句又强调了什么?(要亲自试一试)4、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观察老牛、小马、松鼠的身高对比图。①老牛高、松鼠矮。用“既不、、、、、、也不、、、、、、”来描述小马的身高。②用“既不、、、、、、也不、、、、、、”来描述河水的深浅。(3)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吗?(4)小马亲自过了河,发现了什么?(5)讨论:为什么同是一条河,老牛、松鼠、小马对它深浅的认识各不相同呢?三、课堂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老牛说:“()”。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小马跑到河边,试着往前趟、、、、、、原来河水既不像(),也不像()。2、小马回到家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小组合作交流)四、课堂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0分,共100分)因为老牛长得(),所以觉得河水()。因为松鼠长得(),所以觉得河水()。因为小马长得比老牛(),比松鼠(),所以它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2、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听()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你去()就明白了。五、总结全文: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小马过河这样的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