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武术基本功训练(一)马步一、武术杂谈——精武会1909年,以“迷踪拳”扬名的一代大侠霍元甲与陈公哲、陈铁生、卢炜昌、姚蟾伯(史称“精武四杰”)等爱国青年,为洗雪“东亚病夫”之耻,弘扬国术,在上海始创“精武体操会”,1910年改名为“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是一个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归依,并辅有体育、音乐、游艺的民间武术组织。精武体育会积极宣传体育救国,振兴中华,在当时中国引起强列反响,孙中山先生曾手书“尚武精神”赠予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强国强身”的宗旨,得到全国各地热爱武术人士的响应。自上海精武总会创立后,广州、佛山、汉口、梧州、南宁等地的精武会相继成立,并影响至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侨聚居较多的商埠。大半个世纪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群众武术组织。精武体育精神,传扬中外。二、武术家的故事——霍元甲(一)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天津西郊)人,出身武术之家,排行第四,自幼体弱多病,他父亲不让他练武,也不让他跨入习武房求艺心切的霍元甲只能偷看他父亲和兄弟们练武,到了夜深人静,独自一人在枣园里依样练习,从不间断。后来,经他父亲和兄弟们的指点,武艺渐有长进。经过十多年披星戴月的磨炼,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却深藏不露,无人知晓。霍元甲自幼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为人谦虚,待人恭谨,说话诚恳,衣着俭朴,受人尊重。年轻时代以挑担卖柴谋生,地痞恶棍经常寻事挑衅。一次霍元甲以武力教训,打败了几十个人。从此,霍元甲在整个天津城名声大增。以后,霍元甲在天津先当码头装卸工,后到淮庆药栈帮工,与药栈掌拒农劲荪成为好朋友,逐步开阔了爱国修身的视野。三、跟我学武术武术基本功——马步1、要领: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2、图解:四、拓展阅读1921年7月10日,佛山精武会在清平戏院召开成立大会,会址暂设于汾水西街5号。1934年精武会会馆(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山公园内)落成保存至今,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精武会馆。1938年,佛山沦陷。精武会址被日寇占用作粮仓,精武会务全面停顿,会员四处散落。抗日战争胜利后,由陈君颐、源伯格等人重组精武董事会,恢复会务。五、武语要学打,先扎马。第二课武术基本功训练(二)弓步一、武术杂谈——武术的起源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它产生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的部落战争。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众多。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中国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二、武术家的故事——霍元甲(二)1901年,一俄国力士在天津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并说“第二是英国人”,“第三是德国人”。霍元甲闻知后,气愤地说:“我国竟无一人吗?”便挺身而出,前往较量。俄国力士被霍元甲的大无畏气概吓倒,知道自己不是霍元甲的对手,便老老实实登报更正后逃走了。霍元甲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三、跟我学武术武术基本功——弓步1、要领: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动作有:左弓步推掌、弓步下插掌、弓步冲拳等。2、图解:四、拓展阅读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