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老王》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的散文代表作,作品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通过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主要是老王更多关照“我”)去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的更多美好的品质。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1)第二单元都是以爱为中心话题的,《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等,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学习和鉴别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2)本文描写人物特征细致,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很典型,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应用语文的能力。(3)本文语言朴实,饱含情感,而且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小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的衔接。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制定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取缔”、“伛”、“愧怍”、“滞笨”等词。(2)过程与方法:把握文章主体内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内在性格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自觉关注不幸者的命运,培养同情关心弱者的美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课时安排:一课时三、说学情和教法、学法初中学生对社会底层的生活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的教法是:(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2)采用朗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3)拓展法:由人及己,指导学生领悟平等的观念及人道主义精神。(4)多媒体教学:体现其实效性。学生在掌握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展示大屏幕,多媒体分别出示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明星(周杰伦、蔡依林),学生看大屏幕后会七嘴八舌,津津乐道。然后画面一转,映入学生眼帘的是2一副社会基层人民的生活照,由此引起巨大的反差,讨论纷纷人物。(师:老师也不知道他是谁。我们习惯于关注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伟人,有耀眼光环的明星,与我们血浓于水的家人或联系频繁的同学。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毫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非凡的成就,却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有着金子般的心。)(设计说明:画像导入,意在营造亲切平和的学习气氛,从内容上看,直观的图象刺激视觉,学生回答反映形成落差,学生自己很容易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从方式来看,猜一猜人物,极富情趣,激发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渴望,更好投入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二)画说老王接下来把学生引入今天的课题《老王》,大屏幕上展示老王插图(板书课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设计说明:借由“画说老王”这一环节让学生谈对老王的第一印象,锻炼并预知学生整体感知图片的能力及概括内容的能力。)(三)检查预习师:老师知道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那么现在老师想检查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简介作者及作品让学生先说,老师就学生没介绍到的内容进行补充、明确(2)背景介绍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作者的脑海之中……究竟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