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的分类同步检测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③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解析:①根据酸分子电离时能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③蛋白质和葡萄糖均不属于电解质;④SiO2虽然能与氢氟酸反应,但为其特性,仍然属于酸性氧化物;⑤反应中放出热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就是吸热反应。答案:B2.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C.溶液中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解析:分散系均为电中性,A错;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均带电荷,B错;胶体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C错;胶体分散质颗粒较大,具有丁达尔现象,D对。答案:D3.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内容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选项xyzA胶体混合物淀粉溶液B化合物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C纯净物化合物液溴D强电解质强酸硫酸解析:胶体属于混合物,A不正确;NO不是酸性氧化物,B不正确;液溴是单质,C不正确;硫酸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D正确。答案:D4.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B错误;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阴离子进行分类的,C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D错误。答案:A5.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进入患者腹中。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中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成,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________。(3)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b.两者均会发生丁达尔现象c.分散质粒子可透过滤纸(4)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现将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NaBr溶液混合后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若要求只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Na+、Br-透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2)解题的关键是根据Fe、Cr的化合价确定氧化物的化学式。(3)溶液很稳定,a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都能透过滤纸,c正确。(4)因为离子半径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