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1.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贴有该标志的物质应该远离火源该标志表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答案】B【解析】A为易燃气体应远离火源,正确;B是腐蚀品标志,不是放射性物品标志(如C图),错误;C、D图示正确。2.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直接用于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量筒【答案】D【解析】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A错误;B.坩埚可用于直接加热,B错误;C.蒸发皿可用于直接加热,C错误;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D正确。3.“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答案】C【解析】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故A错误;B.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事故,故B错误;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C正确;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D错误。4.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在点燃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③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稀溶液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①②④【答案】D【解析】①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①正确;②稀释浓硫酸时,要考虑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快速扩撒,②正确;③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③错误;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正确;⑤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易发生事故,⑤错误;答案选D。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答案】A【解析】A、进入矿井下作业,不能用明火照明,可以用矿灯照明,故A正确;B、在繁华热闹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发火灾,故B错误;C、若液化气泄漏会形成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时易发生爆炸,故C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放热,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造成水的暴沸,从而引起硫酸飞溅,故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D错误。6.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收集CO2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随意丢放,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D.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答案】A【解析】A.收集CO2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与CO2的性质有关系,与安全无关,A正确;B.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随意丢放,防止污染或引发火灾,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与安全有关系,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防止液体迸溅,与安全有关,C错误;D.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与安全有关系,D错误。7.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答案】B【解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故A错误;B.为防止液体溅出,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