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十四罗斯福新政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中的减少农业耕地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反映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这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1.(2016·河池期末)罗斯福指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材料反映出()A.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农民失业B.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C.美国社会矛盾尖锐,革命一触即发D.罗斯福已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故A项错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眼前的暗淡现实”可见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一触即发”,故C项错误;罗斯福指出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未涉及“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故D项错误。2.1934年美国政府通过了《银购入法》《购银法案》《白银国有令》等法案,这些法案以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券、白银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这些举措导致的结果之一是()A.中国白银大量外流B.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C.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析:选A材料中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等政策在国民党统治前期有可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故A项正确;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是美元贬值,故B项错误;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等措施不会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故D项错误。3.(2016·佛山检测)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该表反映出()年份金额(百万美元)年份金额(百万美元)19331223193726541934238119383237193525331939318519363119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解析:选A表格信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不断扩大社会救济及公共工程的投入,突出地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利用投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展,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美国的具体运用,故选A项。新政增加了公共开支,增加了美国的财政赤字,故排除B项;新政并非恢复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除C项;新政整体上的着眼点在于缓解供需矛盾,在材料中无全面的体现,排除D项。4.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规定说明()A.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B.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C.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解析:选B结合时间“1933年”可知,此时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工人与雇主谈判,雇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等规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故本题选B。由“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可知资产阶级减轻对工人的剥削,故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自由企业制度下实行的,故排除C项;D项明显不正确,故排除。5.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B.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D.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解析:选D材料不能反映出“在理论上”,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