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年题组1.(·天津文综·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答案】D2.(·江苏单科·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解析】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20世纪90年港澳回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答案】B年题组(备注:无)年题组1.(·海南单科·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解析】时间是1987“”年,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达成,和平统一的口号在1979“年提出,年海峡两岸才真正实现三通。材料中的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献”上一炷香体现了台湾民众回大陆,打破两岸隔绝的迫切愿望。【答案】A年题组1.(·上海单科·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解析】”皇家警察是英国由英国女皇授予香港警察的。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部分香港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答案】D年题组(备注:无)年题组1.(·江苏单科·15)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析】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答案】D二、主观题1.(·江苏单科·22)(13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