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专题探究与演练(三)视角一社会热点——反腐倡廉,保持党的政治本色[精要点拨]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开展各项活动,使“重典治腐”与“真情防腐”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新路。[演练1](加试题)“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提出后,被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和重申。下列对“两个务必”的提出表述错误的是()A.提出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出自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C.在提出“两个务必”会议上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新时期再次强调,意在警钟长鸣,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析“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视角二探索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精要点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日益完善,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保证。[演练2](2017·安徽合肥模拟改编)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C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写入宪法解析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能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践踏和破坏,但不能说彻底破坏,故B项错误;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视角三主流意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精要点拨]2016年,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再添变数。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演练3](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2016年1月18日,蔡英文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美国、德国等多国发表声明说,将维持着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保持合作关系。下列有关台湾的历史事实阐述正确的是()A.邱逢甲是甲午战争后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清军将领B.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都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C.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并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邱逢甲是清朝作家而不是清军将领,故A项错误;德黑兰会议没有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故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故C项正确;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的是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并不是《告台湾同胞书》,故D项错误。答案C视角四风云变幻——现代中国的外交在参与中崛起、在崛起中参与[精要点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新时期外交的两大方向。[演练4]2016年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理事会上指出: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发扬“上海精神”,不忘初心,携手前进。材料中的“上海精神”是()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C.积极推动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D.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模式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首倡建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故选D项。答案D对接学考14~16题学法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成就【例1】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共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