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是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的半径:Z>Y>X2.U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关于U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35B.中子数为92C.电子数为143D.质量数为23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质原因就是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不同B.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C.氢键是一种比较弱的化学键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就是因为氢键的存在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的元素均为第ⅡA族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5.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氯气B.氯化镁C.溴化钠D.氢氧化钠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①113号元素的单质是一种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与强碱反应;②砹(At2)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固体;③硫酸锶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固体;④H2S比水的还原性弱,但H2S比水的稳定性强;⑤周期表中钠在钾的上方,因此非金属性钠比钾弱,单质的熔点钠也比钾低;⑥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A.③④⑤⑥B.④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⑥7.3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4He少一个质子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4He的同素异形体D.是4He的同位素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B.COS的电子式是SCO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D.O2-离子结构示意图:9.X、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能形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核电荷数为n,则Y的核电荷数不可能是A.n+11B.n+1C.n+3D.n+410.能用化学键键能知识加以解释的是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HCl极易溶于水C.H2O在常温下为液态D.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二、非选择题11.(共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3)学生内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1)A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B:。(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2.(8分)现在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V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X、Z是金属元素,Z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原子相同。请回答:(1)V是,X是,Z是(填元素符号)(2)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V和W形成V2W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4)用电子式表示Z和Y形成化合物的过程是。13.(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A.尿素(H2NCO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