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二(第二章)时间:9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P(X=k)=(k=1,2,…,7),则E(X)为(D)A.B.C.1D.4解析:E(X)=×(1+2+…+7)=4.2.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P(04)的值等于(A)A.0.1B.0.2C.0.4D.0.6解析: 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正态曲线的对称轴是x=2, P(04)=×(1-0.8)=0.1,故选A.3.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若P(1≤X≤3)=,则n的值为(D)A.3B.5C.10D.15解析:由已知X的分布列为P(X=k)=,k=1,2,3,…,n,∴P(1≤X≤3)=P(X=1)+P(X=2)+P(X=3)==,∴n=15.4.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X124P0.40.30.3则E(5X+4)等于(A)A.15B.11C.2.2D.2.3解析:E(X)=1×0.4+2×0.3+4×0.3=2.2.E(5X+4)=5E(X)+4=5×2.2+4=15.5.若100件零件中包含10件废品,今在其中任取两件,已知取出的两件中有废品,则两件都是废品的概率为(B)A.B.C.D.解析:记事件A为“取出两件中有废品”,事件B为“两件都是废品”,则P(A)=,P(B)=,故P(B|A)=.6.正态分布N1(μ1,σ),N2(μ2,σ),N3(μ3,σ)(其中σ1,σ2,σ3均大于0)所对应的密度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μ1最大,σ1最大B.μ3最大,σ3最大C.μ1最大,σ3最大D.μ3最大,σ1最大解析:在正态分布N(μ,σ2)中,x=μ为正态曲线的对称轴,结合图象可知,μ3最大;又参数σ确定了曲线的形状: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高瘦”.故由图象知σ1最大.7.某市组织一次高三调研考试,考试后统计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f(x)=·e(x∈R),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C)A.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0分B.分数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5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C.分数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6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D.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标准差为10解析: μ=80,σ=10,因此数学成绩的平均值μ=80,分数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5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且标准差为10.8.已知一次考试共有60名同学参加,考生成绩X~N(110,52),据此估计,大约有57人的分数所在的区间为(C)A.(90,100]B.(95,125]C.(100,120]D.(105,115]解析: X~N(110,52),∴μ=110,σ=5.=0.95≈P(μ-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0,2)内取值的概率为0.8.解析:由题图易知P(0<ξ<1)=P(1<ξ<2),故P(0<ξ<2)=2P(0<ξ<1)=2×0.4=0.8.14.高三(1)班在一次春游踏青中,开展有奖答题活动.从2道文史题和3道理科题中不放回依次抽取2道题,某同学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前提下第二次抽到的理科题的概率为.解析:记事件A为“第一次抽到理科题”,B为“第二次抽到理科题”,则P(A)=,P(AB)=×=,∴P(B|A)===.15.一牧场的10头牛,因误食含疯牛病毒的饲料被感染,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0.02,设发病的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