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达标训练人民版必修1基础夯实1.2016年的5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五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这场浩劫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答案C2.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我国社会尚未认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B.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3.“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遭到批斗和迫害,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说明了()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B.以德治国的重要性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性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答案A4.“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句传播非常广泛的流行语。其实,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流行语。如“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A.辛亥革命时期B.抗战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等词汇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典型现象。答案D5.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B.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C.为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疾呼D.为改革开放造势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由此可知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纠正。故B项正确。答案B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导学号52430079)A.改革开放B.祖国统一C.拨乱反正D.承前启后解析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百废待兴,但由于长期“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得国家建设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以上几幅图片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党和政府在各个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答案C7.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是()A.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中共十六大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答案C8.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解析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答案D9.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A.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依法治国”方略被写入《宪法》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1954年宪法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确立;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表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故选A项。答案A10.右图是“12·4全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