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纲高频考点1.生物圈的概念及稳态1.结合生态系统稳定性考查生物圈稳态维持的原因及调节分析2.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2.酸雨、温室效应对生物的影响及控制措施3.全球性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内容及产生的原因分析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利用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意义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环境污染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验探究与分析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7.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及结果分析•课时1•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的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形成:地球的和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的产物。•3.范围: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全部生物理化环境生物群落大气圈共同进化•二、生物圈稳态•1.概念:生物圈的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维持的原因•(1)能量方面:太阳能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2)物质方面: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物质。•(3)调节方面: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和功能自我调节能力•1.生物圈自我调节的基础是什么?•三、全球性环境问题•1.硫循环•(1)循环形式:SO2、•2.酸雨•(1)概念:pH小于5.6的降雨•(2)原因:大气中过多•3.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与臭氧层损耗有关。•4.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与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有关。SO2CO2•四、生物的多样性•1.概念: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价值、价值、潜在价值。遗传物种直接间接•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五、我国生物多样化概况•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多样。•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包括四个方面:(1)的改变和破坏;(2)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生态系统生存环境掠夺式外来物种•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主要指建立•。•2.为保护行将灭绝的生物采取的措施是。•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思考探讨提示:•1.生物的多样性。•2.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一、生物圈的稳态及维持•1.生物圈•(1)构成•(2)生物圈的内涵•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是高度复杂而有序的系统,而不是松散无序的集合体。•2.生物圈稳态的维持机制•(1)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能量基础•(2)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物质基础•(3)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生物圈中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稳态反馈机制,是生物圈稳态反应的基础。•①从物质层次上看,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时,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能够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②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上来理解,一种生物绝灭后,生物圈内起相同作用的其他生物就会取代它的位置。•③从种群之间的关系水平上来理解,某种植食动物数量增加时,有关植物种群和天敌种群的数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这种动物种群的数量得到控制。•二、硫循环及全球性环境问题•1.生态系统中硫循环的过程•2.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异同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生物固氮、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大气、土壤或水体中)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CO2N2、NH3、NO、NHSO2、SO返回无机环境的形式CO2NH3、N2、NO、NHSO2、SO、H2S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燃烧相同点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都是以无机物的形式循环②都经过生产者的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③在生物群落内部都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传递•3.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