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综合检测中图版必修2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影响下图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最主要因子是()A.地形B.交通C.城市化D.气候答案C解析该图揭示了土地的农用价值与距城市远近的关系。距城市最近处为住宅、温室栽培等地带,距城市最远处为粮食种植业地带,综合以上信息判断影响农业土地利用模式最主要的因子是城市化。(·潍坊市高一期末统测)某地是我国传统樱桃种植区,近年来由于价格下跌纷纷砍掉果树,改种蔬菜。但也有人通过引进新品大樱桃,举办采摘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效益可观回答2~3题。2.当地农民砍掉果树,改种蔬菜是因为()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3.该地引进的新品大樱桃与当地的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个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A.科技投入B.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D.光热充足答案2.A3.A解析第2题,题干中已指出“近年来由于价格下跌纷纷砍掉果树,改种蔬菜”,因此A项正确。第3题,培育新品种,这属于农业技术因素。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该区域人多地少。读图,回答4~5题。4.图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混合农业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D.稻作农业5.依据该区域的条件,甲村不适宜发展()A.淡水养殖B.农家一日游C.商品稻生产基地D.柑橘、茶叶生产答案4.D5.C解析第4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劳动力众多,适合发展稻作农业。第5题,甲村位于丘陵地带,适合发展经济林;甲村附近有湖泊,可发展淡水养殖;利用充足的劳动力可发展农家一日游。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畜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7.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低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好,市场适应性强答案6.C7.D解析第6题,从土地利用图可知,该区域有麦田、休耕地、菜地和草地;从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小麦为35%,牲畜为45%,蔬菜为20%,据此判断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第7题,混合农业劳动投入少,商品率高,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8.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是()①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②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滴灌、喷灌技术③草原地区过度放牧④大量使用农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灌溉技术的推广可以产生有利的影响;而草原地区过度放牧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大量使用农药易造成环境污染。下图是“北京某工业区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北京发展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劳动力充足③接近消费市场④接近原料产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0.该工业区内发生工业集聚的好处有()①减少运输费用,降低能源消耗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③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④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根据相关地理知识判断,该工业区可能位于北京的()①东南②东北③西南④西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9.A10.D11.B解析第9题,该工业区以石化工业为主,因此该类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首先为接近消费市场,其次图示地区交通便利,A项正确。第10题,该工业区为石化工业区,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利于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同时,还能共用基础设施,易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第11题,石油化工工业污染类型主要为大气污染。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刮西北风,夏季刮东南风,为避免对城区的污染,该工业区应位于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即东北或西南方向。下图是“某地区城市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