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动感十足”邮编:412400单位名称:茶陵县严塘中心小学姓名:刘小玉职务:小学语文老师联系电话:15874273265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需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者的教学方法需从死搬硬套往灵活多变逐步转换。语文课堂也不例外,为摆脱古板老套的教学模式,从教材的编写到课文的演绎都充满新意。动态元素近两年开始慢慢融入语文课堂,并发光发热,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感十足的课堂氛围,颇得师生青睐。本文从读读演演、动手做做看、走进大自然三个方面围绕低年级语文的动态教学作了简要阐述。关键词:动态读读演演动手做做看走进大自然语文对于爱动、爱闹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往往不是个“香饽饽”,他们会认为语文课堂太过枯燥,大多数时间都被老师要求“小手背背后”,或是“小手放桌上”。可在七八岁的年纪,坐不住本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违反了其与生俱来的东西招来的自然是“奋起反抗”。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推行,我们明显感觉到现在的语文课堂已不再是枯燥地认识生字、背诵课文了,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动态”元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或许也让他们逐渐对语文课堂重新燃起了希望。一、读读演演。现在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好几篇课文都安排了这个环节,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热衷表演,每次有这个活动他们都欢呼雀跃,争先恐后要参与。在我印象中表演最好的一次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23课——《三个儿子》。以前的表演没要求他们脱离书本,这次我看台词不多,就鼓励孩子们把台词背下来。最先前有几个同学听了后马上就说:“我不参与了!”之后经过我的激励、引导,小演员们很快就确定好了,另外找了平时朗诵不错的小女生读旁白。班上有位男孩个子比较矮,成绩也较落后,平时有些自卑,但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绝活——翻跟头。当我问大家谁来表演这个翻跟头的男孩时,同学们纷纷指向了这个小个子男孩。那一刻我看见他脸上露出了很自信的笑容,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表演在些许准备过后顺利展开了,孩子们都表演得很到位,“妈妈们”将提水时的“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表现得淋淋尽致;“孩子们”呢,翻跟头、唱歌、提水,各司其职,那个小男孩还连翻了好几个漂亮的跟头,引得其他人连连叫好;“老爷爷”也没闲着,手里夹着根纸卷的香烟,还真有模有样呢!表演完后,我请学生说一说谁表现得最好,许多人都指向了那个“跟头”男孩,那孩子笑得更欢了。这种类似的动态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那种无形的正能量,就像那堂表演课让一个平时缺乏自信的孩子重拾信心一样,有什么比孩子脸上的自信笑容更重要呢!二、动手做做看。现今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已渐渐地将动手能力融入课堂,尤其在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是跟动手有关的课文。在讲解第13课《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时,我准备了鱼和水杯,先将杯子装满水,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孩子们都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有的说因为鱼会喝水,有的说因为鱼很小,有学生则半信半疑。一位平时脑瓜子就很灵活的小男孩则在沉思了一会儿说到:“老师你把鱼放进去看看,水真的不会漫出来吗?”这时,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我邀请那个小男生上来将鱼轻轻地放入水里,讲台立刻被漫出来的水打湿了。学生们看到这种情况,纷纷“谴责”起老师来。安抚好孩子们后,我问道:“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说谎吗?答案呀,就在今天要讲的第13课中。”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讲完书本知识后,我还提出了几个科学小问题:筷子放入装水的杯中之后是直的还是弯的呢?如果将一张白纸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将其倒过来,纸会掉下来吗?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于是我们一起动手做实验将其一一揭晓。除了让学生学习跟动手有关的课文外,《语文园地四》中的口语交际环节还让其动手做些小制作,我将这个作为家庭作业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