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A.固定的状态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答案]C[解析]稳态并不意味固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等化学物质的浓度必须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动,否则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稳态的形成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健全和完善起来的。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被动运输方式从内环境进出组织细胞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答案]D[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肺只能排出CO2等气体,H+主要从尿中排出;Na+、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内环境进出组织细胞。3.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答案]C[解析]高烧时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是高烧时的温度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内容的是()A.体温的相对稳定B.消化酶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稳定D.细胞膜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B、C、D中的成分均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5.下图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像是()[答案]A[解析]胃液是强酸性,大量喝水会使pH变大,但只能接近7而不会大于7。6.下列关于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解释,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B[解析]坎农提出了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二、非选择题7.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其中A、B、C、D为体液:(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__________(只写字母)。(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结构)进行的。(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5)过程d表示____________作用。(6)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渗透(自由扩散)(2)A、B、D(3)皮肤毛细血管壁(4)e可逆,f单向(5)重吸收(6)大分子蛋白质8.(·益阳高二检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3)病人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为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答案](1)细胞的代谢活动的进行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降低碳酸氢钠(4)如图[解析](1)机体代谢活动的进行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是引起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2)体温调节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3)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