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请回忆:1.20世纪初发生的世界大战叫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2.第一个退出该战的国家是哪一国?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俄国因为1911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胜利后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什么?请对这一事件做简单介绍。2、俄国是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入到哪一方?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革命前的俄革命前的俄国国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90%熟铁116%煤炭131%铁路增加到32000千米材料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材料2: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Q: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政治)•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经济)社会矛盾尖锐图2-2表现了20世纪初俄国农民的贫困状况。他们衣衫破烂,很多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观察课本图片2—1、2—2,说说它反映了十月革命前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图2-1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士兵上战场的场面。当时入伍的壮丁几乎占全国男劳力的一半。俄国在“一战”的状况材料3:•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沙皇专制的腐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去了俄国数百万人的生命,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导致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二月革命(1917年)•时间、地点:1917年3月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工兵代表苏维埃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因为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因为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为转移人民斗争视线继续战争士兵没有分地农民没有改善生计工人这种政策下社会各阶层的心理怎样?对临时政府失望,只有再次革命二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愿望,宣布继续战争。人民革命情绪再度高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进行正确领导列宁的演说和会议报告解决了什么问题?1917年4月,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提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使政权转到手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和农民——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方向。为什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因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要求;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符合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人民拥护。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从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的口号•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者.经济相对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背景①一战前背景②一战中俄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_______月,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