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只为大山里的孩子VIP免费

只为大山里的孩子_第1页
1/1
张云熬,只为大山里的孩子身边让我感动的人张云熬张云熬,曹家乡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1990年,刚读高二的张云熬因家庭贫困便辍学回家务农。两个月后,19岁风华年少的他在曹家乡田坝村小做了一名代课教师。1998年,他转战来到了比田坝小学条件更差、更为偏远的木琴洞小学代课,在这里一干又是14年。在大山的日子里,他上房翻修破烂不堪的校舍,组织学生平整简易操场,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渐渐长大;他省吃俭用,积攒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学生们做出了一顿顿丰盛的营养餐;他自费学习简单的护理和用药知识,经常自费给学生购买常备药品。如今,23年过去了,他的代课工资由30元涨到现在的800元,但他没给家里一分,反而欠下了4万多元的外债。一口装书木箱子,一张简易办公桌,一架破旧单人床,一床六十年代的大红花被,是他仅有的“积蓄”。2003年,妻子刘佳菊为生活压力所迫独自一人南下打工。一年后,妻子来信说在那里干两个月,就能挣到他一年的工资。他心动了,暑假他暂别大山,来到广州打工。繁忙的劳作并没有消减对山里孩子的思念,就连晚上做梦也在给学生上课。于是,在开学之际,他五心不定,背着妻子悄悄赶回了家,回到孩子们的身边,这一回来,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心爱的孩子们。张云熬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儿女。儿女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全由妻子刘佳菊一人负责,久而久之,两个孩子几乎不再主动给父亲联系沟通。张云熬曾经含泪说道:“为了山区里的孩子,我失去了与妻子的感情,更失去了与子女之间的亲情。”23年来,学生们一个个走出大山,张云熬却一直坚守在这大山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曾几次被推选为村干部,也曾外出打工被老板看重,但他却对山区教育一往情深,对山区孩子念念不舍。“学生离不开我,我也放不下学生,要让花朵绽放、结出累累硕果,总要有一条深深扎根在泥土的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还将继续坚守下去,延续他无悔的人生和传承无私的奉献精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只为大山里的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