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教育》读后感VIP免费

《新教育》读后感_第1页
1/1
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灯——读《新教育》有感昭乌达小学孙晶假期,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一书,感慨颇多。新教育是胸怀伟大的教育理想的,强调“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提出了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新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以牺牲学生的当下幸福为代价,追求所谓的‘未来的幸福’的理论”;关注教师,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阅读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一个国家不能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人口素质,只有重视全社会范围内倡导阅读,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他认为,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身为教师,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自己的学生,可惜孩子们的理想一次次埋没在不理想的考试中,一次次埋没在稍有创新的举动就招来批评指责中。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朱永新教授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的话语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想到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读、午写、暮省校本课程,学校的海量阅读实验,《俗语儿歌一百首》、《成语儿歌一百首》、《歇后语儿歌一百首》等课程的设置,学校读书节的开展,以及教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我们正在路上!那么,跟随理想的脚步,站到涨潮的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彼岸,继续前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教育》读后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