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做讲师做导师VIP免费

不做讲师做导师_第1页
1/2
不做讲师做导师_第2页
2/2
不做讲师做导师在课余闲谈时,时常会听到老师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教了一二十年的书,越教越不会教了。究其原因,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当今知识传承的多元性,越来越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和探索问题的平台,这就需要导师型教师。只有导师型教师才能引领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所以,要想上好课,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快观念转变的步伐从讲师转向一名合格的导师。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如,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教师支配控制学。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摘掉喋喋不休让学生厌烦的讲师称谓,做一名会导和善导的教师?一、观念的改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落后的传统的不讲不行,讲多比讲少好,汗水+多讲=成绩的思想,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退出教学的历史舞台。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请教师的思维中,这一科学的理念必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做导师需要行动与理念同行知识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只有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行动,才可能成就自己须知导师的梦想,才能在行动中敢于实践导师的理念,才会在课堂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的留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时空,从真正意义上去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真诚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一定要在导字上做文章,导出方法、导出规律、导出内涵。如果只有做导师的理念而没有行动,就只能是空想。没有理念和行动统一,做导师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三、做导师要善于学习和反思导师不仅需要理念先行,行动跟上,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内功。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轻易讲解。不讲解,是对学生的期待,学生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但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完全不讲解,而是看时机、看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解、讲什么,决定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讲解时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讲,讲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讲解,不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问题,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四、积极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革命,促进了教育平台的多元化。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导师就必须快速掌握现代技术,借用现代技术平台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导师。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师,在教学中要一必教师讲、学生听、注入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我们竭尽所能都做付诸行动的导师型教师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的转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做讲师做导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