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做主--------如何有效的开展班会课广西大学附中赖月华内容提要: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班会课中,对于培养初中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自我肯定的意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提高整个班的凝聚力。孩子学会了自信和互助,可以更健康的成长,并且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效果与现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关键字:实践型合作型个人秀都说现在的孩子不懂怎么教,怎么说都不听,坏习惯不容易改。怎么会这样呢?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一家人宠惯了,孩子变得自私了;有人说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家长为孩子准备了一切,孩子不用考虑太多,所以变懒了;也有人说是因为教育的不得力,孩子变皮了……毛病到底出在哪?我想现在的孩子不好当应该是其中的一点原因。现在的家长总喜欢攀比,用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孩子优秀,脸面有光;孩子差了,无脸见人、惭愧不已,所以孩子表现好理所当然,孩子不好,轻则骂重则打,整天嚷嚷要放弃。学校里因为升学压力,学习不好就是一切都不好,否定孩子的机率太高,所以孩子在长成的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否定太多,当然难教。那怎么办呢?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其肯定自我;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取长补短,发展自我,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班会课,这是这样一个平台。充分有效的利用好班会课,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自我肯定的意识。那如何有效的开展班会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尝试。类型一:实践型。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单纯的说教教育不能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丧失信心,所以让孩子自己亲身去尝试,去发现,得到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现在的班会课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举行,因为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都取消了远足,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从观察学校的细节去培养孩子的认知。比如把孩子分成几个小组去观察校园的楼梯卫生、去注意食堂的纪律、去关注别班的课堂、去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行程,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小班主任、小小环境督察员……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参与,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会乐在其中。由他们自己进行分析总结,孩子们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的结论会让孩子感受深刻。而且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了解学校规章制度设定的苦心,促进了他们对学校的理解,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类型二:合作型。“人”字是相互支撑组成的,这个社会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孤独不合群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在中学教育中就有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要求,如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理利用班会课能够更好的渗透此类教育理念,增进教育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的参与度来分:实践类――好奇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利用这样的特性,能够深化教育效果。实践的同伴可以是同学。同学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比如由两个班的班主任牵头,由班委组织竞赛,由抽签的方式组成不同的参赛小组,用两人三脚比比合作精神、做航模比比动手能力、一人一画比比团结能力等等,即可以增进两个班之间的友谊,又可以借此类机会培养过硬的班干队伍。实践的同伴可以是家长。与家长合作,能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新的认识与肯定,也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父母的魅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常用的合作形式是亲子活动,如“老爸快跑”(父子两人三脚)、“妈妈味道”(母子两人合伙做菜)、“最佳拍搭”(一人比划一人猜)、“才艺双全”(母子表演)。合作的同伴可以是老师。与老师合作,可以展示老师的才华,让老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生,塑造在彼此心目中的新形象,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用抽签的方式,让不同科目的老师与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合作,一起破解难关。游戏类――初中的孩子喜欢玩,这是成长阶段的特点决定的,让他去玩,教他怎么玩,这比严格限制、一票否决,命令孩子做事更能有效的教育孩子。利用班会课,让孩子尽情地玩。如“我们是朋友”,让班级同学用小纸条写出同学的优点,并大声读出来,可以让学生从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