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懂得于是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头饰、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1、导入:出示图片(小马、小河),看到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生: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怎样过河?结果怎样?)2、检查预习:a.仔细阅读课文,画出小马在过河的时候,老牛和松鼠说的话。b.找出小马心理变化的过程。二、体验互动1、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a.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c.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2、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a.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要轻读。)b.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c.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注意老牛说的小腿,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d.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教师出示课件(老牛、松鼠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e.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三、四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3.小组交流: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感悟反思(一)小马第一次没有过去的原因让我们明白了:遇事动脑筋是多么重要啊!(二)做一做。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请你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来回答。(三)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四、作业:熟读课文内容,并向自己的父母讲述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