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二年级国学教案(第一学期)国学课教学计划班级二(2)教师张培教学内容千字文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2、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意识,正确认读本课生字。3、体会文意,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教学进度内容周次内容周次介绍千字文1复习10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1)2天地玄黄-玉山昆冈(2)3剑号巨阙--有虞陶唐(1)4剑号巨阙--有虞陶唐(2)5吊民伐罪----赖及万方6盖此身发---器欲难量。7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8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容止若思,言辞安定。9国学课教案班级二(2)教师张培第(1)周教学内容介绍千字文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难点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了解千字文吗?谁说一说?新授:介绍千字文介绍国学小书院的相关内容,讲解本班要学习的千字文的情况及内容。《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这足以使它流传到将来。《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作业:把你了解的有关千字文的知识介绍给你身边的人。小结: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班级二(2)教师张培第(2)周教学内容12句从天地玄黄----玉山昆冈(1)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教学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整体感知(一)字正腔圆知读音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二)手舞足蹈读韵律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地玄黄(男:玄黄)女:宇宙洪荒(男:洪荒)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ⅹ00ⅹ∣ⅹ00ⅹ∣ⅹ00ⅹ∣ⅹ00ⅹ∣(踏脚)(踏脚)(踏脚)(踏脚)古时候的文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