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专攻练(四)封建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最新模拟精练】1.(2017·潍坊模拟)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解析】选C。明朝众多的皇帝不上朝,势必会削弱君权,故A错误;皇帝不理朝政,王朝局面仍然基本稳定,与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无关,故B错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在于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故C正确;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无关,故D错误。2.(2017·永州模拟)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解析】选B。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A错误、B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故C错误;中国在近代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故D错误。3.(2016·浙江文综)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解析】选B。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错误选项东周诸侯国说明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元行省已经实现了中央集权B正确选项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相当于宰相C错误选项西汉州刺史是皇帝派到一州的代表;明监察御史负责监察D错误选项宋提点刑狱司属于省级“检察机构”,职能范围仅限在府、州、县的“司法审判”过程中的检察监督、弹劾建议;明通政司是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国家最高新闻传播机构和中央信访部门4.(2017·资阳模拟)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故A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体现了手工业者从雇主领取工钱,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显露出近代化曙光,故C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7·济南模拟)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解析】选D。由“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可知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乡村发展,故B错误;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富商把钱都用来买田置地,故D正确。5.(2017·宜昌模拟)清朝官员姜宸英说:“民内有耕桑之乐,外有鱼盐之资,商舶交于四省,遍于占城……琉球诸国。凡藏山隐谷方物、镶宝可效之珍,毕至阙下,积输入于内府,于是恩贷之诏日下……可谓极一时之盛。”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大臣的溢美之词不可信B.体现“闭关锁国”政策C.说明海外贸易日渐发展D.反映“天朝上国”观念【解析】选C。材料对当时海外贸易的介绍,不能完全断定是溢美之词,故A错误;“商舶交于四省,遍于占城……琉球诸国”,反映出当时海外贸易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说明海外贸易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