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原理、装置和操作步骤。2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好化学的科学方法。3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探究,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学生展示学生展示〕〕11、写文字表达式:实验室制取氧、写文字表达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气的反应原理。22、口述氧气的鉴别方法。、口述氧气的鉴别方法。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加热加热一、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气体制备应从哪些方面考虑?(一)反应原理?(二)反应装置?(四)收集方法及依据?(五)验满?(三)实验步骤?△(一)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KMnO4K2MnO4MnO2O2++(二)反应装置:(固体加热装置)实验仪器有哪些?注意事项:1、铁夹应夹在离管口约1/3处2、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为什么?3、导气管不能伸入试管、集气瓶内太长。为什么?4、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药品所在部位。5、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2、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3、不利于气体的排出;不利于气体的收集。4、外焰温度最高。5、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三)实验步骤:1查、2装、3定、4点、5收、6离、7熄、谐音助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思考:1、怎样查气密性?3、刚开始加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应该如何操作,为什么?2、怎样组装仪器?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上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四)收集方法及依据:2、向上排空气法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这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哪种方法更纯净?(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二、氧气的性质将收集好的两瓶氧气用来完成下面两个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物质木炭铁现象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随堂检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CD3.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A、全正确B、全不正确C、①②③正确D、只有①②正确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A、由大到小B、由小到大C、不变D、无法判断CB4646页问题与交流页问题与交流1、用热毛巾捂住试管2、①未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②集气瓶中的水未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③收集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3、避免氧气受热逸出,使集气瓶中氧气含量迅速降低,影响实验现象。【【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练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练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