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图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1)物质变化3.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不同状态下植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2)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①图示②有关速率的常用表达方式真正光合速率O2产生(生成)速率CO2固定速率有机物产生(制造、生成)速率净光合速率O2释放速率CO2吸收速率有机物积累速率呼吸速率黑暗中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有机物消耗速率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应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应用(1)光照强度①原理:影响光反应阶段ATP、[H]的产生。②曲线:③分析:P点的限制因素④应用:延长光合作用时间a.大棚蔬菜生产时,可在夜间进行人工光照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b.大田作物可采用复种,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2)CO2浓度①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②曲线:③分析:P点的限制因素④应用:a.种植大棚蔬菜时,多施有机肥、人工增施CO2;b.大田作物应多施有机肥和实施秸秆还田,或南北向种植以保证空气顺畅流通。(3)温度①原理: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②曲线:③分析:P点对应的温度为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④应用(4)矿质元素①原理:N、Mg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P是[H]载体NADPH的成分,K+有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②曲线:③分析:P~Q的形成原因:施肥过多,植物吸水困难甚至失水,进而影响光合作用。④应用:合理、适量施肥。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①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②分离:分离要用的主要试剂是层析液。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步骤步骤注意问题分析①提取色素:5克绿叶剪碎,放入研钵,加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若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①加SiO2为了研磨得更充分②加CaCO3防止研磨时叶绿素受到破坏③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②收集滤液:漏斗基部放一单层尼龙布,研磨液倒入漏斗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注意及时用棉花塞塞住试管口①尼龙布起着滤过作用②用棉花塞塞紧是为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③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滤纸,顺着纸纹剪成长10cm,宽1cm的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画一铅笔线①滤纸要干燥②顺着纸纹剪成长条③一端剪去两个角①干燥的滤纸可吸收更多的滤液②层析时,长条的滤纸使色素分离效果好③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可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④划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画出细、齐、直的一条滤液细线,干后重复一两次①滤液细线越细、越齐越好②重复一两次①细、齐的滤液细线可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②重复几次滤液细线的画线,可增加色素在滤纸上的附着量,实验结果更明显⑤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①层析液不能没及滤纸条②烧杯要盖培养皿盖①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②层析液中的苯、丙酮、石油醚易挥发⑥观察实验结果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扩散最慢的是叶绿素b;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3)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①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a.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b.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c.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②滤纸条色素带重叠:层析时间过短。③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a.忘记画滤液细线。b.滤液细线接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