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神经调节1.适用范围:只有具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神经调节,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调节。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在动物体或人体内,反射弧中任一结构被破坏都无法完成反射。3.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1)通过神经节来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2)通过两个神经元来判断: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细胞体或轴突。3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由K+外流造成(2)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主要由Na+内流造成(3)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区分①局部电流方向:从“+”指向“-”。②兴奋传导方向:由兴奋部位指向未兴奋部位。③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4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1)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要注意区分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和突触。(2)神经递质①神经递质有两种: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②神经递质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通过受体实现信息传递,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④神经递质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也可能作用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5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高级中枢可调控低级中枢。⑤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②受体具有专一性,不同的受体接受不同的信号分子;③受体接受刺激过于频繁则敏感性降低;④受体的合成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类似。7.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为人类所特有。68.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分析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79.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激图中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8(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激图中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化;再电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9【例1】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Na+内流,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降低。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细胞内K+外流引起的。D10(二)激素调节1.正确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包含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各种激素的化学成分(1)蛋白质(多肽)类: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下丘脑、垂体、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蛋白质。11特别提醒: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2)固醇类: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3)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口服后亦可以被吸收。12分泌异常疾病分泌过多分泌太少甲状腺激素甲亢①幼年:呆小症②成年:黏液性水肿胰岛素低血糖糖尿病生长激素①幼年:巨人症②成年:肢端肥大症①幼年:侏儒症②成年: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激素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周期不正常3.常见激素分泌异常...